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张艺谋影版《三体》官宣 博纳将拍海外故事三部曲

张艺谋影版《三体》官宣 博纳将拍海外故事三部曲

张艺谋执导的影版《三体》官宣,目前正在前期开发阶段;博纳计划拍摄“海外故事三部曲”,两部新作分别对标《华尔街之狼》和《谍影重重》;上影集团深度开发“奇谈宇宙”;《巨齿鲨》系列正在开发第三至五部......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之路 焕新启航”开幕论坛信息量满满。影企领军人物与一线影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了近年电影市场的复苏与升级,探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现象和趋势。

电影人如何持续深耕精品创作?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电影产业优化转型?差异化发行机制将为电影行业注入哪些新的活力?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等电影幕后推手分享了积攒多年的经验,为中国电影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活跃在创作一线的导演管虎、李少红、乌尔善就中国电影迈向国际分享了独到见解。远道而来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和东京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市山尚三则谈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创作。

他们认为,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和共通的人类情感,让电影艺术具有超越地域和时空的魅力,连接起世界各地观众的心灵。

光影之路,焕新启航。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涌现出了一批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影片,在类型、题材、风格等方面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这种趋势不仅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电影市场的精品化需求日益强烈,各大影企纷纷精准赛道布局,不断加强内容储备,进一步实现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兼顾与提升。

王长田表示,发展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方面是中国电影下一步要做的事情。目前光线每年推出2到3部动画电影,明年产量计划增加至四到五部。

科幻电影方面,光线和三体宇宙共同开发的影版《三体》将由张艺谋操刀,现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这是一部科幻大作,希望张艺谋能够抓住《三体》精神,同时带来突破和创新。”

在他看来,以商养艺,用艺促商,有利于拓展中国电影的表达空间。

依托上美影丰富的动画资源和创作经验,王健儿相当赞同当下需要提高中国动画电影产能运作的观点。上影集团正式推出了“奇谭宇宙”首部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影片将于2025年暑期上映。

王健儿强调,系统性地开发新老IP,开辟新的商业赛道,给艺术价值留出更多空间,是上影集团探索的方向。以“奇谭系列”为代表的“上美影新经典”正在深度扩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IP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

中国正经历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关键时刻。继“山河海三部曲”和“骄傲三部曲”“胜利三部曲”之后,博纳计划推出“海外故事三部曲”,讲述中国人在海外的故事。其中两部作品分别对标《华尔街之狼》和《谍影重重》。

前者聚焦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的经历,后者则将镜头对准了在海外公司抓捕间谍的国安情报人员。于冬认为,加强类型电影的国际化表达,一方面能填补中国此类题材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空白,同时能扩大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李捷提到了过去三年电影市场呈现的巨大变化,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是2年到3年,而观众的价值主张和审美趋势变化周期则短至6到12个月。他认为三类电影可以继续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一是有电影感的品质电影;二是大制作电影;三是跟个体命运和家国情怀、时代共鸣相关联的电影。

用他的话来说,《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等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有助于拓宽观众的视野,培养观众对电影的热爱。

应旭珺立足制作和发行的角度介绍了华人文化尝试的开发模式:“中国主控 国际资源”。她以《巨齿鲨》举例,“我们在世界市场购买了英文小说IP,由中国公司来主控开发,融合国际大公司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合适的编剧、制片人和导演组成班底,成片也在全球进行发行。”据透露,《巨齿鲨》系列面向全球市场,正在开发第三至五部。

AI技术革新的浪潮下,科技赋能已成为影视行业升级的关键引擎。各大影视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以智能化手段提升内容创作、制作与传播的效能,推动影视行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李捷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时表示,阿里无论是在创作端还是拍摄端,都有AI技术的应用。虚拟拍摄与AI的搭配使得科幻电影、灾难电影等非现实主义电影制作更加具象化,解决了实拍中的难题。未来3到5年,应用AI有望成为提升电影创作效率,降低电影制作成本的方向。

上影集团投资拍摄《繁花》基地如今已经定位为AI创作中心。王健儿结合新作《雪龙号》阐述了AI辅助电影创作的可能。电影故事背景设置在南极,如果前往南极拍摄,将面临巨大挑战。借助AI技术进行拍摄成为了创作的选择。

王健儿期待AI成为电影创作者的合作伙伴。通过AI技术,电影人可以更加精准地捕捉演员的表演细节,生成更加逼真的特效和场景,从而创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深远,在应旭珺看来,AI技术已经到了推动电影制作民主化和大众化的阶段,通过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让更多人参与到电影创作,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科技发展不仅改变了电影制作的方式和流程,还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机遇。

博纳已于今年成立AI工作室,于冬透露,博纳有意推动电影制作完成数字资产的形成和积累,向着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传说》是AI技术应用的一次大胆突破,新技术让今年70岁的成龙在戏中变回一名年轻的将领。在于冬看来,数字资产的积累能让电影创作更加灵活,有利于打造出更加丰富、更具创意的作品。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扎根中国文化,呈现中国式美学特征,是中国电影得到国内外观众认可的关键。立足全球市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成为了电影行业的重要议题。

管虎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的观点颇具洞见。他强调电影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因素是其世界形象的特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跨越文化和地域界限的普世价值。中国电影在品质、多元性等方面正在逐步提升,逐步走向世界。这种自信来自于中国电影的进步和积累,也体现了中国影人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李少红结合自身创作经历谈到,第五代导演早于上世纪90年代“走出去”,但“走出去”不是电影创作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与世界进行交流,让世界看到我们,我们也看到世界。她认为,电影应该真诚地表现我们的时代、民族和历史,电影在文化交流和现实表达中具有重要价值。

乌尔善同样认为,“走出去”是电影创作的结果,不是电影创作的原因。他称《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为中国观众而拍,但收到其他国家观众的反馈,他们同样被故事里父子情感打动,说明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共通的。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通过直观的影像和声音,能够跨越国界、文化、语言等障碍,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连接在一起。这种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强大的交流工具,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创作者立足中国文化特色,找到本土性和全球化的平衡点,创作出兼具文化特色与普世价值的优质作品,唤起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对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放眼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中国电影问世,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防止网站丢失更流畅的体验请下载APP

首页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