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鎏金光影 辉映北京!电影频道《北京影人》系列访谈第二季收官

鎏金光影 辉映北京!电影频道《北京影人》系列访谈第二季收官

悠悠运河,赓续千年文韵。青青水岸,映耀电影之光。

北京,以其雄浑的气运绵延千年文脉,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迎接并滋养了无数追光前行的人。红墙碧瓦,春柳雪松,掩映着这样一群电影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同一个梦想;他们栉风沐雨,如今各自成长为中国电影行业的佼佼者。抚今追昔,鬓已星星,但他们眼中的热忱和梦想,一如星光闪耀。

随着《北京影人》第二季的落幕,我们不禁回首节目中的难忘点滴。该系列不仅是一次对北京电影人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呈现。《北京影人》带领观众走进北京电影工作者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坚韧、执着、奋斗与激情。

电影频道联合北京市文联、北京电影家协会,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子栏目《蓝羽会客厅》推出系列访谈节目《北京影人》。第一季节目于2013年6月1日至6月7日在CCTV-6、1905电影网及全网平台播出,第二季节目自今年5月20日开播至5月24日收官,两季节目电视观众累计触达1.25亿人次,节目相关话题8次登上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热门搜索,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5亿,并获《中国电影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报道推荐。

《北京影人》第一季节目中,主持人蓝羽和黄建新、郭帆、束焕、薛晓路、张冀、吴京、张和平(按播出顺序排列)七位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的电影人相约中轴地标,讲述电影故事,以个人经历和城市回忆,将北京承载的文化价值,延伸成一条指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中轴文脉。

骄阳生辉,草木葱茏。《北京影人》第二季节目,《蓝羽会客厅》再度迎来于冬、郝戎、尹鸿、孙立军、王晓晖(按播出顺序排列)五位杰出的电影人,主持人蓝羽与五位嘉宾徜徉于北京的各个电影坐标,听他们畅聊自己与中国电影之都的不解情缘。

在《北京影人》系列访谈第二季中,受邀的五位嘉宾无一例外,都是于最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在北京开启了追光之旅。这其中,博纳影业的掌门人于冬无疑是最幸运的。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他早在童年就和北京电影制片厂结缘,父亲带他看的第一场电影《林则徐》让他做了一夜的“海战”梦,也将电影的种子植进了他幼小的心田。多年后他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时又回到了当初看《林则徐》的北影厂,正式踏上电影征程。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是于冬的北电校友,他入学时校园外围还是一片玉米地。当年,他的恩师——动画电影《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意外去世,令他一夜成长。他回忆道:“后来留校一直到今天,我从未动摇过离开动画这个行当,我做《小兵张嘎》的时候用了六年,《兔侠传奇》用了三年,这两部作品就九年过去了。”

同为“学院派”的还有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他从中戏毕业后留校任教。当初他代班过的96明星班涌现了包括章子怡、袁泉、刘烨、秦海璐、曾黎在内的众多优秀演员,但他却笑称自己只是一位“被学生逼着不断进步”的老师。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北京读博期间,行走于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资料馆、电影书店,进行属于电影爱好者的city walk。从现代文学跨界到电影专业,从业余写影评到在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开设影视传播研究方向,他“不务正业”地成长为电影行业的教育家、学者,更是电影产业的促进者。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经是蓝羽的同行,媒体人出身的他34年前来到北京,现如今他将新闻和影视进行了完美融合。“新闻对我现在的影视创作最大的指引就是,当你了解中国以后,会跳出来,以更大的格局去拍,这样的影视剧拍出来会更有力量。”

正如一首曾风靡一时的校园民谣中所唱,“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节目中设计了一个很“走心”的环节,每位嘉宾都模仿年轻时自己的照片,拍摄了一张新照。比对两张照片,我们似乎能从中看到五位“北京影人”经历的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他们追求梦想时的激情,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回望足迹时的从容微笑,都令人动容。

岁月流过,一切都改变了,一切又似乎都没有变。

于冬至今记得自己当年在电影厂里更换巨幅海报时卖的那把子力气,也记得为了运送电影拷贝而千里奔波,这其中不仅浸润着汗水,更有着身为北京电影人的自豪。时至今日,每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电影开头,他依然会心头一紧,此时的他不仅要对得起自己对电影的这份热爱,更要担负起巨大的责任。

孙立军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将被褥搬进教室里,苦学动画制作。动画作品费工费时,标准高,周期长,之后的若干年,他更不断提醒自己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郝戎对他的学生们爱得深沉,同时又从不放低作为老师的标准。他笑称自己“不需扬鞭自奋蹄”,要获得学生的认可,本人更要努力进取。

尹鸿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观察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他每年撰写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参与修订《电影产业促进法》,即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他依然觉得任重而道远。

流媒体平台的“扛把子”王晓晖将同一个IP进行电影和剧集的开发戏称为“双星闪耀”,其实他对于创新和传统的把控也可称为“双星闪耀”。一方面迎合网络时代新奇特、短平快的节奏,另一方面对于大文学家、大作家的现实题材长篇巨制也极其注重。“当下我们是进入了一个‘向下共情,向上创作’的时代。”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百年光阴,白驹过隙,北京已经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之都,不计其数的电影人才如群星璀璨,云集于此。

鲜花往往伴随荆棘,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北京电影人们始终保持着对电影事业的热情和信念。他们或许会经历创作低谷,或许会遭遇市场冷淡,但正是这些经历锻造出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们能够在电影道路上越走越远。

《北京影人》第二季不仅为观众们娓娓道来北京影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呈现出北京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电影如何在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位电影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儿时北影厂启蒙的光影之梦,到如今参与出品影片票房突破600亿,在电影创作这件事上,于冬依然有种“不躺平”的紧迫感。“时不我待”,于冬感慨地说,“我们的观众还在期待好电影。”

王晓晖谈到未来爱奇艺影视作品的发展理念,他强调:“市场的容量是地板和天花板,把审美做得更高,把故事做得更好,把沉浸感通过视听的体验做得更极致,这样才能把内容创作的天花板打开,才会发现更崭新的一片天。”

“北京影人”中的两位校长则是从教育的角度关注电影人才培养。在郝戎的努力下,中戏申请下全国艺术专门院校当中唯一的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让AI赋能影视艺术。去年6月份又成立了数字戏剧系,“面向未来培养既是文化方面的专家,同时又是科技领域,能够很好地用科技的路径把文化传播出去。”

对于飞速发展的AI技术,孙立军一方面积极拥抱,同时注重中国式审美。24年前,为鼓励与推动具有独立精神与创造性的动画创作,孙立军发起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都曾经从中脱颖而出。“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作为一个动画电影人,还是要育好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尹鸿教授是“中国电影新力量”前五届的参与者和策划者,见证了包括陈思诚、徐峥、曹保平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电影人成长为中国电影行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是代际更替,另一方面是薪火相传,一代一代把我们的经验,把我们开拓的空间传给下一代。”

回顾《北京影人》第二季的精彩瞬间,我们不仅看到了北京电影人的辛勤付出与无限热爱,更看到了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动人景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将见证中国电影事业的腾飞,见证北京影人共同为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防止网站丢失更流畅的体验请下载APP

首页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APP